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词典 > 正文内容

幽居初夏

admin3个月前 (01-22)成语词典73
幽居初夏陆游《幽居初夏两首》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幽居初夏(其一)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笋,初夏常见之物。②木笔:又名辛夷花,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1】诗人是怎样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诗并从抒情方式考虑,说说诗人调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草深);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

(2)前六句借景抒情,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直抒胸臆(叹息),叹往日旧交零落,顿生寂寞惆怅之感。

二:

(1)前两联描写的景物构成了什么意境?

(2)此诗写清景幽情,但在清景幽情之中自有暗恨。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首句笔力开张,勾勒环境,山光水色中透出“幽”味。第二句写小路横斜,四周绿荫环绕,便是诗人幽居之所。颈联首先表现白鹭悠然,安详不惊,又衬出环境是清幽。景之清幽、物之安详、人之闲适,三者交融,构成了恬静深远的意境。其次写绿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这是以静衬动,渲染幽静的侧笔。

(2)此中暗恨,主要由尾联来表现。尽管万物欣然,诗人却心情衰减,倦睡醒后思茶。而一杯在手,忽然想到旧人故交竟零落殆尽,无人共品茗谈心。寂寞悲凉之感涌上心头。更使诗人感到志士空老,报国无成,功业不就。这便是诗人的“暗恨”。

三:

(1)作者怎样突出表现居处之“幽”?请从意象和表现手法加以简析。(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3分)①以幽静之景写“幽”。诗人以“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动衬“幽”。诗人“下鹭”“鸣蛙”来反衬?..
返回列表

上一篇:任人唯亲

下一篇:杯酒释兵权

“幽居初夏” 的相关文章

两小无猜

两小无猜

【两小无猜】意思_出处 :,两小无猜发音:liǎng xiǎo wú cāi 释义:男女小时候在一起玩耍,没有猜疑。 出处 :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示例:翁有女,小字江城,与生同甲,时皆八、九岁,两小无猜,日共嬉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近义词:儿女情长 卿...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赏析,李白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原文赏析作品原文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

毫发不爽造句

毫发不爽造句

《不爽毫发》(不爽毫髮),bù shuǎng háo fà成语不爽毫发拼音bù shuǎng háo fà释义没有一点差错 更多: 。出处《明史·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更多: 近义毫发不爽反义天差地别例句千子论文不爽毫发,生平极喜正希,而于大士,犹若有憾焉。★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

龙井题名记

龙井题名记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龙井题名记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造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造句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餘),bǐ shàng bù zú , bǐ xià yǒu yú成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拼音bǐ shàng bù zú , bǐ xià yǒu yú释义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 更多: ,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