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成语 > 正文内容

点绛唇蹴罢秋千

admin3个月前 (01-25)励志成语76
点绛唇蹴罢秋千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阅读答案及赏析,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 “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B. 开篇两句,着力刻画动作神态,完全不写相貌,但一个少女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这和此前此后诗人词人凡是写到女子必重颜值大不相同。

C. “露浓花瘦”写的是带着露珠含苞待放的花,象征花一样的年龄,水一样娇嫩的青春少女形象。

D.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写少女突然看见外人闯进来赶紧回避,鞋子来不及穿,发髻上的金钗下滑坠地也顾不上拣的匆忙狼狈,表现了少女又气又羞的心情。

E. 词人善于抒写爱情,这首词也不例外,全词虽有叙事,但重在借景抒情,借“露”“花”“青梅”抒发少女敏感而细腻的怀春情感。

(2)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被公认是唐人写少女的佳句,请结合本词对少女形象的塑造做一个对比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DE(D项“又气”表述不当;E项这首词通篇叙事。对一项给3分)

(2)①杜诗只写出了少女的婀娜身姿,整个形象显得模糊不清、不鲜明,而好处是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3分);②李词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立体丰满的宋代少女形象:既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娇美神态,又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情窦初开的微妙心理(3分)。

简析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

“点绛唇蹴罢秋千” 的相关文章

巧匠

巧匠

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发音 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释义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出处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 示例 这些由能工巧匠手工织绣的彩锦,运销世界各地。 .....

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意思_出处 :,念念不忘发音:niàn niàn bù wàng 释义: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 :《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示例: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近义词:念兹在兹 反义词:置之不理 置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

斗酒双柑

斗酒双柑

斗酒双柑,斗酒双柑 dòu jiǔ shuāng gān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出处: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败絮其中

败絮其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意思_出处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发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释义: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却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出处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

添砖加瓦

添砖加瓦

添砖加瓦,添砖加瓦 tiān zhuān jiē wǎ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出处: 例子: 我们要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