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查询 > 正文内容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dmin3个月前 (01-26)成语查询72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翻译赏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你们这些嘲笑王、杨、卢、骆是轻薄为文的人,现在你们的身与名都已寂灭无闻了;而被你们哂笑的四杰之诗,恰如长江黄河一样久远地流传不息。

[出自] 杜甫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都是初唐时期著名的作家,时人称之为“初唐四杰”。诗风清新、刚健,一扫齐、梁颓靡遗风。

  当时体:指四杰诗文的体裁和风格在当时自成一体。

  轻薄(bó):言行轻佻,有玩弄意味。此处指当时守旧文人对“四杰”的攻击态度。

  哂(shěn):讥笑。

  尔曹:你们这些人。

  不废:不影响。这里用江河万古流比喻包括四杰在内的优秀作家的名字和作品将像长江黄河那样万古流传。

译文: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赏析:

初唐诗文,尚未完全摆脱六朝时期崇尚辞藻浮华艳丽的余习。“轻薄为文”,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史炳《杜诗琐证》解释此诗说:“言四子文体,自是当时风尚,乃嗤其轻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尔曹身名俱灭,而四子之文不废,如江河万古长流。”第三首,“纵使”是杜甫的口气,“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则是当时的人讥笑四杰的话(诗中以“卢王”来指四杰)。杜甫引用了他们的话而加以驳斥,所以后两句才有这样的转折。意思是即便如此,但四杰能以纵横的才气,驾驭“龙文虎脊”般瑰丽的文辞,他们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自南朝齐梁以来,随着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统治阶级的绮丽之风渐行渐盛,与之相伴的则是文学领域上的迷失。

  其实,平心而论,六朝以来,我们的文学依旧在发展,在进步。

  魏晋时期,是人性开始觉醒的时代。这其中,陶渊明功不可没,他一个人的升华,一个人的醉心山水,让后世千万万的士子们有了精神的依托。

  《世说新语》开创了笔记体小说的体例,是一部前古未有的旷世杰作。

  《文心雕龙》总结了南齐之前中国历代的文学写作理论与文体,恢宏而朴素,可谓是集前人之大成,传后世之杰作。

  昭明太子,这个令人感到遗憾的早逝才子所带领编纂的《昭明文选》,精选南梁之前所有文学大家之名作,流传甚广。

  永明体,南齐年间兴起的新诗体,开创了与古体诗不同的范例。其讲究平仄、韵律、对偶的格式一扫晋宋以来的晦涩,诗文清丽可读,并为日后的近体诗发展奠定了基础。

  还有四六体,也就是影响后世深远的骈文,也兴起于魏晋。其文由对句成行,修饰华丽,词藻绚烂,读来亦是文采飞扬,妙不可言。

  有着这样杰出的文学贡献,魏晋南北朝文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时代使命。然而,顽疾也随着文学新体裁的发展而显现,这是做为新事物出现的骈文与永明体不可避免的问题。

  至梁陈年间,永明体逐渐发展臻熟,发展成为更加绮丽的宫体诗;骈文日益兴盛,其风头远胜古文。

  然而,越是风头正盛,其不足愈加..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的相关文章

处之泰然

处之泰然

【处之泰然】意思_出处 :,处之泰然发音: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处之泰然的故事 示例:大赤包听出瑞...

哭

长歌当哭,长歌当哭发音 cháng gē dàng kū 释义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出处 汉杂曲歌辞《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示例 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译文] 江边谁最先看到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临人间的? [出自]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

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意思_出处 :,左右逢源发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处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示例:这样,他们在落笔的时候,便已有着“成竹在胸”、“左右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思_出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音: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释义: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出处 :《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示例:俗...

送别李叔同原文

送别李叔同原文

李叔同《送别》原文品读,《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品读《送别》 李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