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故事大全 > 正文内容

赐茅授土

admin2周前 (04-04)成语故事大全16
赐茅授土

cì máo shòu tǔ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赐茅授土” 的相关文章

奴颜媚骨

奴颜媚骨

奴颜媚骨,奴颜媚骨 nú yán mèi gǔ 近义词: 奴颜婢膝 反义词: 威武不屈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例子: 鲁迅...

从天而降

从天而降

【从天而降】意思_出处 :,从天而降发音:cóng tiān ér jiàng 释义: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出处 :《汉书·周亚夫传》:“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示例: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一诺千金的故事

一诺千金的故事

一诺千金的故事,出处: 《史记·季布来布列传》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来自chengyu.t086.com释义: “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

明的成语

明的成语

自知之明,自知之明 zì zhī zhī míng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解释: 明:明智。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例子: 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然而阿斗有~,自己知道昏庸无用...

枯木逢春

枯木逢春

【枯木逢春】意思_出处 :,枯木逢春发音:kū mù féng chūn 释义: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示例:枯木逢春,陈花重放,旧作再版,自然是值...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指等待时机 解释: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