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词典 > 正文内容

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

admin3个月前 (02-12)成语词典57
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阅读答案附全诗翻译赏析,湖口①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注释:①湖口: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因地处鄱阳湖入长江之口,故称湖口。湖口遥对庐山,能见山头云雾变幻及瀑布在日光映照下闪耀的色彩。

②红泉:指阳光映照下的瀑布。

③重云:层云。

④迢迢:形容瀑布之长。紫氛:紫色的水气。

⑤虹霓:阳光射入窜的水珠,经过折射、反射形成的自然现象。

⑥灵山:指庐山。

⑦氤氲:形容水气弥漫流动。

1.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5分)

答案:诗中所写瀑布从天而降,气势不凡,光彩夺目,云气缭绕。诗人以山相衬,以天相映,为我们描摹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

2.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6分)

答: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①夸张,如“万丈红泉落”的“万丈”,突出了瀑布的气势不凡;②比喻,如“日照虹霓似”,将阳光下的瀑布喻为天上的虹霓,突出了瀑布的神采。

二:

相关试题及答案

1、这首诗炼字传神,其中的“落”字就写得精妙。请简析它的妙处。(2分)

2、现代学者俞阶云曾赞张诗中的“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两句为:“以健笔写奇景”。请具体赏析这两句诗。(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1分)“落”字活画出瀑布的磅礴气势和雄壮景象。(1分)

2、“日照虹霓似”句比喻新颖,既状其形,又绘其色,使阳光照耀下的多彩瀑布更为具体可感,刻画了瀑布瑰丽的神采。2分)以“天清风雨闻”状写瀑布的声威,晴空万里,遥望瀑布,似可听到其风雨交加的声响。(2分)

【译文】

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它穿过杂树而直下,它穿过重重云雾。阳光照射上去像一条彩色的虹霓,在这晴朗有天气里,又好像听到风雨的声响。这庐山就如同仙山一样,多么壮美呵,烟云与水气融成一片。[

简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瀑布水的远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取大略细,写貌求神,重彩浓墨,渲染烘托,以山相衬,以天相映,描绘了一幅雄奇绚丽的庐山瀑布远景图。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和神采等。首联写瀑布从高高的庐山落下,远望仿佛来自半天之上,“红泉”、“紫氛”相映,光彩夺目。颔联写青翠高耸的庐山,杂树丛生,云气缭绕。远望瀑布,或为杂树遮断,或被云气掩住,不能看清全貌?...

“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 的相关文章

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

步步为营,步步为营发音 bù bù wéi yíng 释义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出处 示例 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近义词 稳扎稳打...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全诗翻译赏析,李白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原文赏析作品原文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译文 ...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

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

张孝纯《乌有先生历险记》原文及翻译,乌有先生历险记 作者 张孝纯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人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充小吏。...

风吹草动

风吹草动

风吹草动,风吹草动 fēng chuī cǎo dòng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与有等连用 解释: 风稍一吹,草就摇晃。比喻微小的变动。 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例子: 万一后边有些~,被人发觉,不要说道无颜面见令...

疵

吹毛求疵,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近义词: 洗垢求瘢、无中生有 反义词: 宽大为怀、宽宏大量、通情达理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

鼓鼓

鼓鼓

【鼓鼓囊囊】意思_出处 :,鼓鼓囊囊发音:gǔ gǔ nāng nāng 释义:软外皮中塞得圆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样子。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看见皮瓠藤篮之类,鼓鼓囊囊的装着许多东西。” 示例:把他们鼓鼓囊囊的一小袋金子往柜台上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