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5年4月 第28页
此唱彼和
cǐ chàng bǐ hè彼那里。这里唱,那里随声附和。比喻互相呼应。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当下~,无不赞成。★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九回...
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注音ㄐ一ㄝ ㄌㄞˊ ㄓ ㄕˊ解释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例子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正音“嗟”,不能读...
何梅协定
《何梅协定》, 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卖国协定。1935年5月,日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并由东北调动大军入关,以武力威胁。 6月初,蒋介石屈服于日本的压力,指使华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达成秘密协定,通称《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了国...
熟视无睹
shú shì wú dǔ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对于损坏公物的现象,我们决不能~。...
私淑弟子
sī shū dì zǐ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至于世界要人就不然,他们有的是秘书,或是~,替他们来做注释的工作。★鲁迅《伪自由书·不求甚解》...
天下一家
tiān xià yī jiā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羲皇上人
xī huáng shàng rén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无...
巧言偏辞
qiǎo yán piān cí巧言浮华不实的话;偏辞便巧的话。指花言巧语。《庄子·人间世》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无...
青紫被体
qīng zǐ pī tǐ青紫古时公卿服饰,借喻高官显爵;被同披”。指身居高官。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李善注引《东观汉记》印绶,汉制公侯紫绶,九卿青绶。”刘良注青紫,并贵者服饰也。”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唐·杜甫《夏夜叹》诗...
趋之若骛
qū zhī ruò wù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清·曾朴《孽海花》第27回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那个不趋之若骛呢!”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
人涉卬否
rén shè áng fǒu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適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虽有犀舟劲楫,犹~,有须者也。★《后汉书·...